第1条确立使用性质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和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建筑物。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住房等。
第2条根据要求使用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在根据施工开间的深度,宽度选择合理的施工平面,创造未来的灵活的空间条件。
第3条电梯
高度为六层或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置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米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4条 窗
一、半地下室外窗和底层宜采取防范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如果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或玻璃窗时应设擦窗设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5条门
一、办公室的门孔宽度不应小于1米,高度不应小于2米。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的档案和珍贵的仪门的防盗措施,在室内适当设置防盗报警装置。
第6条走廊
一、一般可以设置邮件,邮件室,客厅,走廊。也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的门廊,警卫室,更衣室,电话,等等。
二、走廊和楼梯,大堂,电梯厅附近。
三、冷的地区,应建立横杆,或其他防护设施。
第7条过道
一、规定的最小宽度应过道和遵守。
二、合理的地面高差,如果当高差小于2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
坡度不应大于1:8。
第八条采光
一、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办公室,研究室,陈列室和复印室窗比应不小于6。
二、设计绘图室,阅览室,房间的窗户比不应小于1,5。
注:房间的侧窗比窗洞口地区和房间的面积比。
第9条隔音
一、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如允许噪声级不应超过55 dB(A级),电话机房,计算机房,房间类型,图书阅览室等允许噪声级不应超过50 dB(A声级)。
二、电梯和噪音的设备间,不利和办公空间,会议室相邻,否则应采取消声,隔声,减振措施等。
第十条高度和房顶机场
办公室的室内高度不能少于2.6m,安装空调的话不能低于2.4m;走廊的高度不能少于2.1m,储物室高度也是不能少于2.m的。这样高度才合适如果在屋顶设计直升机场的应该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才行。
参考回答:
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 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
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
站房内旅客用楼梯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m。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
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步距)要求确定的,符合安全和方便舒适的要求。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对仅供少数人使用服务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宜超过45°。步距是按2r+g:水平跨步距离公式,式中r为踏步高度,g为踏步宽度,成人和儿童、男性和女性、青壮年和老年人均有所不同,一般在560~630mm范围内,少年儿童在560mm左右,成人平均在 600mm左右。
旅客地道、天桥的阶梯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4m,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2m,每段阶梯不宜大于18步,直跑阶梯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5m。
参考回答:
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版:
办公楼的两部封闭楼梯间的距离为40+40=80米,
五层及以下的办公楼可设非封闭楼梯间,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减少5.0m,则35+35=70米。
另外有两条附注:
1 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可增加5.0m:45+45=90米;
2 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25%:40x125% x2=100米。